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使用过量: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如果药物剂量过高,或者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过于敏感,可能导致血压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甚至引发低血压。某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ACE抑制剂,都有可能在不当使用时导致低血压。
2.脱水:由于高血压患者中不少人会服用利尿剂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盐分和水分,从而降低血压,如果补充水分不足,患者可能发生脱水。脱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引起低血压。
3.内分泌失调:一些内分泌问题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不全(例如阿狄森病)可能干扰身体的正常血压调节机制,从而导致血压异常波动,包括低血压。
4.心脏问题:心脏功能异常,如心率过慢(心动过缓)或心力衰竭,会影响心脏的有效泵血能力,导致组织和器官供血不足,表现为低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出现的低血压现象,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特定原因,并根据原因调整治疗方案。务必保持适当的水合作用,遵循医生建议调整药物剂量,并监测其他相关健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