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体重管理: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每减轻5-10%的体重可显著降低血压。
2.饮食调节:遵循DASH饮食计划(即低钠、高钾饮食),包括多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等。每日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
3.运动锻炼: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降低血压。
4.限酒戒烟:过量饮酒与吸烟均会升高血压水平。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两标准杯,女性不超过一标准杯;同时,应避免吸烟,并尽量远离二手烟环境。
5.压力管理:慢性压力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通过正念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可有效缓解精神紧张。
6.定期监测:通过家庭自测血压了解自身动态变化,与医生保持沟通,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并进行相应处理。
7.必要时药物治疗: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理想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考虑药物治疗。
年轻人血压偏高若不加以控制,长期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病变。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医学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降低相关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