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散瞳的作用:散瞳验光通过药物使睫状肌麻痹,让眼睛无法调节,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屈光状态。药物效应可能持续4-8小时以上,在此期间患者的聚焦能力受到影响,尤其是近距离视物会模糊。
2.远视特点:远视患者往往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能够通过调节克服部分远视度数。当散瞳后,这种调节能力被暂时抑制,因此得到的验光结果通常较平时更接近真实屈光状态。如果在散瞳未恢复前直接配镜,可能会导致矫正度数过高,使佩戴初期产生不适。
3.视觉清晰度:散瞳后即使配镜,远距离视物可能相对清楚,但由于睫状肌仍处于麻痹状态,近距离视物会有明显困难,同时也可能伴随畏光或视疲劳感。
4.建议逐步适应:对于首次配镜的远视患者或度数较高者,通常建议采用低于验光结果的度数进行试戴,循序渐进地适应,以减少头晕、眼部不适等问题。
散瞳后的验光结果是重要参考数据,但配镜应在散瞳完全恢复后,根据实际需求和适应情况确认最终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