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生理性因素:
经期前后:约70%-90%的育龄女性在月经周期中会有不同程度的腹部或腰部酸痛,这是由于子宫收缩和盆腔充血引起的正常现象。
怀孕:妊娠期间,由于胎儿逐渐增大导致腰椎负重增加,加之激素变化松弛关节韧带,约50%-80%的孕妇会感到腰酸。
更年期: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发生率增加,更容易导致腰部疲劳和不适。
2.肌肉和骨骼问题:
久坐或姿势不良: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或不正确的坐姿会造成腰背肌肉紧张或劳损,进而引发腰酸。
腰肌劳损:重复性弯腰动作或过度体力活动易引发慢性腰肌劳损,在女性中较为常见,占腰部疼痛病例的30%-40%。
腰椎间盘突出:中青年女性如果出现持续性腰酸并伴随腿麻木等症状,应警惕此病,其发病率约占人群总数的15%-20%。
3.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感染:女性尿道短,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腰酸,占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60%以上。
肾结石或肾盂炎:结石可能引起单侧腰酸和绞痛,尤其在活动后明显。肾盂炎则通常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4.妇科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约10%-15%的育龄女性患有此病,其特点是经期加重的腰酸、下腹痛,有时还可伴性交痛。
盆腔炎:急性或慢性盆腔炎可能引发下腹及腰部隐痛,多发生在产后或流产术后感染的女性群体。
卵巢囊肿:较大的囊肿压迫周围组织可能引起腰部不适,甚至牵涉到腿部。
5.其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功能紊乱、有溃疡或癌变的患者,也可能出现放射性腰酸。
骨质疏松: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当骨量减少超过25%-30%时,容易发生椎体微小骨折,导致腰部酸胀不适。
出现腰酸应关注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伴随症状。如果腰酸长期存在或伴随其他异常体征,如发热、恶心呕吐、腰腿麻木等,则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日常保持合理的作息习惯,注意适量运动和营养均衡,有助于缓解或预防腰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