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病因:子宫内膜炎是指子宫内膜的炎症,常见于分娩后或流产后的感染。当身体抵抗力较弱时,细菌可能通过阴道进入子宫,引发炎症。哺乳期妇女由于免疫系统的变化,更容易受到感染。
2.症状:典型症状包括下腹痛、发热、恶心、阴道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增多。有时还会伴随全身乏力和不适。
3.诊断:医生通常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如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超声检查等手段进行确诊。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培养检测以明确致病菌。
4.治疗:
抗生素使用:根据病原体类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常被使用。
镇痛药物:对于严重的疼痛,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痛药物。
保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抵抗感染。
5.哺乳注意事项: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选择对婴儿安全的抗生素,以避免对哺乳造成影响。但每种情况不同,具体应遵从医生建议。
6.预防: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产后护理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孕期定期产检、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若出现疑似子宫内膜炎的症状,应尽早寻求医学帮助,以便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