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运动强度:当运动强度超过个人的最大心率范围时,容易引起心跳加速和心慌。通常情况下,最大心率可通过220减去年龄来估算。例如,一个30岁的人最大心率大约为190次每分钟。在运动过程中,应将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5%之间,以保持适中的运动强度。
2.热身不足:缺乏充分的热身可能导致身体无法适应运动强度的快速变化,从而引起不适。在开始剧烈运动前,应花费5-10分钟进行低强度的热身活动,如慢走或轻微拉伸,以帮助身体逐渐过渡到运动状态。
3.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运动期间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引起心悸和疲劳。在运动前、中、后都应注意补充水分,并在长时间运动或炎热天气下考虑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
4.健康状况:某些心脏疾病或其他慢性病可能增加运动中心慌和心跳过快的风险。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5.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和焦虑也可能导致心慌现象。尝试放松心情,采用深呼吸等放松技巧,有助于缓解这些症状。
如出现持续的心慌或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咨询医务人员,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定期监测自己的身体反应,适当调整运动习惯,可以有效预防此类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