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因素:纤维摄入量不足可能导致大便质地不均匀,前段较为成形,而后段则因水分吸收不均匀而出现凹槽。每日建议摄入25-30克的膳食纤维,以帮助形成均匀的粪便。
2.肠道蠕动:肠道蠕动紊乱可能导致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不一致。前段粪便在肠道中移动相对顺畅,而后段部分可能受到滞留影响,导致形状不规则。
3.压力和紧张:排便过程中用力不当或过度用力可能使得粪便在挤压下形成凹槽。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排便时腹部压力过大导致的。
4.水分摄取:缺乏足够的水分摄取也会导致大便的硬度增加,部分区域干燥,导致凹槽产生。每日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推荐至少8杯水(约2升)。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出现且伴随其他症状,如腹痛、便血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潜在的肠道疾病。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及良好的排便习惯能够促进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