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病理分期评估
胃恶性肿瘤的处理首先取决于手术后的病理分期。病理分期一般基于肿瘤的大小、浸润的深度、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不同分期决定了后续治疗的选择,例如早期病例可能不需要额外治疗,而晚期病例则需要综合治疗方案。
2.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
对于术中未完全切除的病例或局部进展期患者,需考虑进行术后辅助治疗。
较常见的辅助化疗方案包括含氟尿嘧啶类药物或铂类化疗药物的联合方案,这可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
若存在局部复发风险,可结合术后放疗,以提高肿瘤控制率。
3.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若肿瘤病理检测显示HER2阳性,可能适合使用抗HER2的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
对于存在特定基因突变或高水平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患者,可以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个体化治疗的一部分。
4.定期随访监测
手术后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定期随访,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肿瘤标志物监测(如CEA、CA19-9)。多数随访间隔为每3到6个月,持续5年或更长时间。
任何症状变化,如消瘦、贫血、腹痛等,都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重新评估。
5.营养支持与生活调整
胃切除后,由于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易出现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需关注蛋白质、铁和维生素B12的摄入,并在必要时补充相应营养素。
饮食原则上建议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并注意预防倾倒综合征。
保持健康的体重和作息规律,同时戒烟限酒,有助于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胃切除后确诊恶性肿瘤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根据病理特征和患者全身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全程跟踪管理以控制疾病发展和提高生存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