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休息和减少活动:在急性期,建议限制受伤部位的运动。休息可以减少对肌肉和筋膜的进一步刺激和损伤。
2.冰敷: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每次15-20分钟的冰敷可以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萘普生)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和炎症。但不宜长期依赖药物,应遵从医嘱使用。
4.物理治疗:通过专业的物理疗法,如超声波治疗、按摩或牵伸练习,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疼痛和增强受伤部位的功能。
5.热敷:在急性期过后,可以使用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愈合过程。
6.加强锻炼:在恢复期,循序渐进地增加锻炼强度,加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以防止再次受伤。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症状的变化。如果症状持续恶化或未见改善,应及时就医。治疗效果依赖于科学合理的措施和自身的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