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调节
考试焦虑的核心在于心理压力过大,因此放松训练是有效的干预手段。
深呼吸有助于降低心率,通过缓慢吸气5秒、屏住呼吸5秒、再缓慢呼气5秒的方式,每次进行3~5分钟,可以显著改善紧张情绪。
渐进性肌肉放松法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收缩并放松身体肌肉群来减少焦虑,建议每天练习20分钟。
2.认知重建
消极思维容易加重焦虑,通过调整认识避免自身陷入恶性循环非常重要。
制定合理期望值,以目标为导向,但避免过高要求。例如,将考核目标设定为超过平均分,而非追求完美成绩。
记录负面想法,并用积极且理性的语言替代。例如,“我一定会失败”可以替换为“我已经尽最大努力准备”。
3.行为干预
通过科学的学习计划和模拟环境练习,可有效提高自信和抗压能力。
安排每日固定复习时间,避免因突击学习而增加压力,建议每学习50分钟休息10分钟。
模拟真实考场环境进行练习,熟悉考试流程,从而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紧张情绪。
4.生活管理
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能增强身心状态,提高抗压力水平。
保证7~9小时睡眠,并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助于稳定生物钟。
饮食中宜多摄入富含镁、钙及B族维生素的食品,例如坚果、牛奶和全谷类食物,同时限制咖啡因摄入以避免刺激神经系统。
长时间坚持以上方法,考试焦虑通常能显著缓解。如果焦虑症状持续或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