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人体内的生物钟会受到昼夜节律的影响,通常在晚上9点至11点之间开始分泌褪黑素,这种激素能够帮助入睡。如果此时进入睡眠状态,可以更快地达到深度睡眠阶段。
2.深度睡眠通常集中在入睡后的前3-4小时,在此期间,大脑和身体的恢复能力最强,有助于细胞修复、大脑排毒以及记忆巩固。研究表明,晚间10点至凌晨2点是深度睡眠的关键时期,此时错过可能降低睡眠质量。
3.睡眠时间应覆盖清晨5点至7点,这是体内皮质醇水平逐渐上升的阶段,能帮助身体清醒并恢复白天的活动能力。如果此时仍处于深度睡眠中,可能会导致起床后短暂的疲劳感。
4.成年人每天需要7到9小时的睡眠,而理想的入睡时间为晚上10点左右,因此建议在这一时间安排作息,便于保证睡眠时长和质量。
长期规律的休息对健康至关重要,尽量避免熬夜或打乱作息时间,将有助于改善整体睡眠质量和日常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