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急性期:症状初步缓解
在疾病的急性发作期,通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会在2至8周内有所改善。个体差异较大,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2.稳定期:进一步巩固疗效
在急性期缓解后,患者进入稳定期。在此阶段,继续服用药物、进行心理干预和生活管理非常重要。这一阶段可能持续6个月至1年以上,目的是防止症状复发并改善社会功能。
3.恢复期:长期维持与康复
对于许多患者来说,恢复期需要持续多年,甚至终生。通过坚持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和社会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最大程度恢复正常生活能力。部分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能够重返工作或学习岗位,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仍需长期支持。
4.影响好转速度的因素
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越早开始治疗,预后效果越好。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康复时间延长。
个体差异:包括遗传背景、病程长短和对药物的反应情况等。
治疗依从性:规律服药和定期随访对病情稳定至关重要。
环境支持:家庭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也是促进好转的重要因素。
即使症状得到控制,也可能存在复发风险。坚持长期治疗和定期复查对于维持病情稳定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