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规律运动
每周保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慢跑或游泳。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内啡肽分泌,从而改善情绪并缓解心理压力。
2.深呼吸与放松技术
通过腹式呼吸或者渐进性肌肉放松法,可以有效降低过度紧张的状态。例如,每天花10分钟进行深呼吸练习:吸气时数到4,屏气时数到4,然后缓慢呼气数到6,有助于平稳心率和情绪。
3.建立睡眠规律
睡眠不足可能加重焦虑情绪,应确保每天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在睡前两小时内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或使用电子设备,可以帮助提升睡眠质量。
4.调整饮食结构
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如Omega-3脂肪酸、镁、维生素B族,可以对神经系统起到保护作用。适量摄入坚果、深海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缓解焦虑症状。
5.学会时间管理
有条理地安排工作和生活事务,减少拖延行为,能够减轻因任务堆积而产生的心理负担。可以通过每日清单规划重要事项,并合理分配休息时间。
6.改变认知模式
通过记录和分析负面思维,尝试找到事实依据,逐步培养客观和积极的思维方式。例如,当遇到“担心失败”的想法时,可以反问该结果是否真的会发生,以及如何应对可能的后果。
7.实践正念冥想
正念冥想是一种专注于当下的心理训练方法。每天坚持10-20分钟的冥想,有助于增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具体可选择在安静的环境中,通过观察呼吸或身体感觉来达到放松效果。
8.寻求社交支持
与亲友交流可能的困扰,不仅能获得情感支持,还能帮助发掘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参与一些社团活动或兴趣小组,也有助于转移注意力并结识新朋友。
焦虑症的自我调节需要长期坚持,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可以逐步缓解不适症状。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影响正常生活,建议尽早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