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障碍: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或失眠等问题。这些疾病会导致夜间睡眠片段化,从而引发白天嗜睡。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征是睡觉过程中频繁出现呼吸暂停,每小时可能发生5次以上。
2.生物节律紊乱:昼夜节律控制着身体的生物钟,如果因长期熬夜或倒班工作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可能会出现白天犯困的情况。研究显示,不规律的作息会显著降低深度睡眠时间。
3.缺乏营养或微量元素: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或低血糖等问题都可能引发持续的疲劳感。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因为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会导致器官供氧不足,从而表现为疲乏无力。
4.慢性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心衰等慢性疾病都会影响能量水平。某些抗过敏药、镇静剂或抗抑郁药等可能引起嗜睡。
5.精神压力和心理因素: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或情绪困扰中会消耗大量精力,即便睡眠时间足够,也可能感觉休息不充分。
6.运动不足:长期缺乏锻炼会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使机体始终处于低活跃状态,表现为疲劳和困倦。
如果持续感到困倦且无法通过调整作息改善,建议接受检查,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睡眠监测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