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调节睡眠周期
生物钟通过控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来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在夜间,生物钟信号增强褪黑激素分泌,使大脑进入准备休息的状态;在白天,褪黑激素分泌减少,促进清醒和活跃。如果生物钟紊乱,如倒班工作或时差反应,会导致睡眠障碍并降低睡眠质量。
2.影响激素分泌
生物钟对多种激素的分泌具有节律性控制。例如,皮质醇通常在早晨达到高峰,为一天的活动提供能量;生长激素则多在深度睡眠阶段分泌,有助于组织修复和生长。这些激素的正常分泌依赖于稳定的昼夜节律。
3.调控新陈代谢
生物钟参与了饮食节律和能量代谢的调节。研究发现,胰岛素敏感性和消化酶分泌在白天更为活跃,更适合进食和代谢。如果饮食时间不规律或长期熬夜,可能引发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4.支持免疫功能
生物钟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效率。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活性随时间变化而波动,例如夜间体内炎症反应较强,而白天更倾向于抑制炎症过度反应。紊乱的生物钟会削弱免疫防御能力。
5.调节心血管功能
心率、血压和血液黏稠度也受到生物钟的调控。一般来说,血压在凌晨时较低,白天达到峰值,这种规律性有助于减轻心血管负担。生物钟紊乱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生物钟维持体内平衡,保障生理功能正常运行。定期作息、避免熬夜和合理饮食能够帮助保持健康的生物钟,预防相关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