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脑供血不足是指大脑局部血液供应减少,导致氧气和营养物质不能充分到达脑组织,从而影响大脑功能。常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
2.输液治疗:输液可以快速补充血容量,改善脑血流,有利于急性期症状的缓解。常用药物包括扩血管药物、抗凝药物及营养神经药物,这些药物能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起效较快。但长期使用输液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
3.口服药物:口服药物适合长期管理,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降脂药物(如他汀类)和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口服药物的优点是方便、安全性较高,但起效相对较慢,需规律服用以维持疗效。
4.综合治疗:对于脑供血不足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饮食控制、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同时,定期复查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供血不足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通常需要综合用药和生活方式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