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通常是初始治疗药物,能够迅速减轻症状。
免疫调节剂:如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可用于长期控制疾病活动。
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可考虑在传统治疗无效时使用。
2.支持治疗:
感染防治: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受抑,可增加感染风险,应定期进行感染筛查,并根据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
血液监测:定期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副作用及并发症。
疫苗接种:建议避免活疫苗接种,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活疫苗接种。
3.监测与随访:
定期随访: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详细检查。
临床评估:包括淋巴结、肝脾大小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迹象。
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胸腹部CT或超声评估淋巴结和内脏器官情况。
治疗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需个体化方案,根据具体病情和治疗反应调整策略。密切监测和积极管理并发症,是确保有效治疗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