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生物节律:人体内部有一套生物时钟,负责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凌晨2点到3点是深度睡眠阶段向浅睡眠转换的时间段,此时容易被轻微的外界刺激或身体内在变化唤醒。
2.压力和焦虑: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状态会导致神经系统过于活跃,使得人在夜间更容易惊醒。研究表明,超过40%的失眠患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3.饮食习惯:晚上摄入高脂肪或高糖分的食物,或者大量饮用咖啡因和酒精,会干扰正常的睡眠结构。这些物质能够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即使当晚没有喝咖啡,也可能在体内残留影响睡眠。
4.睡眠环境:不适宜的温度、噪音以及不舒适的床垫和枕头都是影响良好睡眠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超过30%的人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5.身体健康状况:一些疾病和身体不适也可能导致夜间醒来,如胃食管反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慢性疼痛等。统计中,约有20%的患者夜间醒来是由健康问题引起的。
晚上2点到3点频繁醒来,若持续时间较长且影响日常生活,应考虑就医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改善睡眠卫生,包括调整睡前饮食习惯、优化睡眠环境以及采用放松技巧,有助于提升整体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