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透明隔腔:正常情况下,透明隔腔存在于两侧侧脑室之间,并在胎儿期和婴儿期逐渐闭合。一些人可能会在成年后仍保留这一腔隙,这种情况被称为持久性透明隔腔。
2.中间隔腔:中间隔腔更为稀有,是指透明隔腔的下部与第三脑室相连,并且扩展到胼胝体的下方。这种情况则多见于某些先天性脑发育异常或者创伤后的并发症。
3.发病率:透明隔腔在正常成人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5%,而中间隔腔的发生率则低得多,大约为0.14%。多数情况下,这些腔隙的存在并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是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
4.临床表现:尽管大部分病例无症状,但在少数情况下,扩大的透明隔腔可能与头痛、癫痫或精神症状有关。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症状,需结合影像学结果评估是否与透明隔腔相关。
5.治疗方式:对于没有症状的透明隔腔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怀疑其与临床症状有关,可以考虑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引流等方法,以缓解症状。
第五脑室的形成与透明隔腔或中间隔腔的扩张有关,多为无症状的偶然发现,常见于影像学检查中。对于无症状者通常无需治疗,若出现症状,则需要进一步评估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