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形成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上出现脂质斑块,使血流变窄。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血管内膜受损,为血栓形成创造条件。
血液黏稠度增加:某些疾病如糖尿病会使血液更容易凝结。
吸烟和不健康饮食:这些习惯会加速动脉硬化。
2.症状表现:
突然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尤其是手臂和腿。
语言困难,如突然说话含糊不清或理解力下降。
视力障碍,可能表现为一只眼睛或双眼视力模糊。
突然的头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严重头痛,特别是伴随呕吐或意识改变时。
3.诊断方法:
CT扫描和MRI:确定脑部受损位置和程度。
血液检查:检测血脂、血糖等指标。
超声波检查:评估颈动脉和脑血管的通畅情况。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排除心源性因素,如房颤。
4.治疗途径:
药物治疗:溶栓药物、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以选择机械取栓或血管内治疗。
康复治疗:针对运动功能和语言能力的恢复训练。
5.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多摄入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减少饱和脂肪和糖的摄入。
定期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吸烟者应尽早戒烟,饮酒需适量。
控制慢性病:定期监测和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
脑血栓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了解其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及时就医和遵循医生建议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