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常用于严重膜性肾病患者,能够有效降低尿蛋白水平。治疗周期通常为6-12个月。
他克莫司:通过抑制T细胞活性减少免疫反应,治疗剂量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霉酚酸酯:可以用于替代环磷酰胺或与其联合使用,副作用较少,适合长期使用。
2.类固醇:
泼尼松:在膜性肾病中常作为一线治疗药物,每日剂量一般为0.5-1mg/kg,疗程通常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
3.支持治疗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这类药物通过降低血压和尿蛋白排泄,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如依那普利(ACEI)和缬沙坦(ARB)。
利尿剂:如呋塞米,帮助减轻水肿现象。
注意监测药物副作用,定期复查肾功能、尿蛋白及其他相关指标。避免感染、维持健康生活方式对于辅助治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