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病因相关:
细菌性角膜炎多由外伤、佩戴隐形眼镜时间过长或眼部手术后感染导致,常见致病菌如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
病毒性角膜炎通常由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可能与既往感染或免疫系统受损有关。
2.症状特点:
细菌性角膜炎表现为局部红肿、剧烈疼痛、畏光流泪,伴随脓性分泌物。可观察到角膜上皮溃疡及黄色病灶。
病毒性角膜炎典型症状包括刺痛感、视力下降、畏光、流泪,透明分泌物较多。可出现树枝状、地图状等特征性角膜损伤。
3.疾病进展:
细菌性角膜炎病程发展迅速,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角膜穿孔、永久性视力损害。
病毒性角膜炎多呈周期复发,尤其在免疫力下降时症状加重,部分病例可出现角膜瘢痕。
4.实验室检查:
采集角膜刮片进行显微镜涂片检查,发现细菌菌体或真菌孢子提示感染来源。
病毒性角膜炎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毒DNA,或通过荧光染色找到特异性抗原。
明确病因后,细菌性角膜炎常用抗生素治疗,而病毒性角膜炎则需要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人工泪液护理,以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