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红外线主要通过热效应作用于皮肤及深部组织,提高局部温度,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研究显示,局部温度每升高1℃,可使血流量增加约10%-15%,从而有助于减少手术后的肿胀和加速炎症消退。
2.红外线能降低平滑肌的紧张度,缓解患者因手术后括约肌痉挛引起的不适感或疼痛。这种镇痛效果与其通过热刺激减少神经敏感性相关。
3.手术后伤口处容易形成硬结或感染,红外线照射可以抑制某些病原体的生长,同时增强局部新陈代谢,有利于肉芽组织的增生,加快伤口修复进程。
4.每次红外线照射的时间通常为10-20分钟,每天1-2次,采用合适的距离(一般为25-30厘米)和强度,以避免烫伤。
尽管红外线照射有助于术后恢复,但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如保持患处清洁、规律换药和注意饮食调节,才能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同时,任何辅助治疗需遵循医疗建议,不宜随意调整频率或方法,以免延误恢复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