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梗阻:
完全性小肠梗阻指肠内容物完全无法通过,此时通常不会再有粪便或肠道气体的排出。
不完全性小肠梗阻则意味着肠腔部分阻塞,部分食物残渣和气体仍可能通过,此时可能还会出现少量排便或排气。
2.梗阻部位:
高位小肠梗阻(如十二指肠水平)因远端肠道未完全排空,可能较早出现排便停止。
低位小肠梗阻(如回肠末段)由于下游肠道内已有储存的粪便,在梗阻早期可能还能短暂地排出。
3.病程进展:
在梗阻发生的早期,由于肠道下游部分尚未完全被影响,残余粪便和气体可能被排出,这并不代表梗阻已经解除。
随着时间推移,肠道蠕动受阻,排便和排气可逐渐停止。
4.病理类型:
动力性肠梗阻,如由麻痹性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肠道蠕动减弱,但排便停止可能会相对缓慢。
机械性梗阻,如由肿瘤、粘连等原因引起,往往会迅速导致排便和排气的完全中断。
5.伴随症状:
排便停止往往伴随腹胀、恶心、呕吐等典型症状。呕吐物可能随着梗阻部位不同而呈现胃内容物、胆汁乃至粪样物。
小肠梗阻是一种潜在威胁生命的疾病,应尽早诊断和治疗以防止严重并发症,如肠坏死或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