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防控措施的重要性
近视进展的主要风险在于高度近视(600度及以上),可能导致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控制度数增长是关键。
儿童和青少年阶段,近视通常进展迅速,应采取科学的干预方法,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累计达到2小时以上;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每次近距离用眼不超过30-40分钟为宜。
正确使用光学矫正手段,例如佩戴框架眼镜或功能性镜片(如周边离焦设计镜片)以减缓近视进展。
2.角膜矫正的适用性
角膜塑形镜是目前用于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增长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夜间佩戴调整角膜形态,可在白天达到短暂清晰视力并控制近视加深。研究数据显示,角膜塑形镜可使近视增长率减少约40%-60%。
使用角膜塑形镜需严格遵守医嘱,且需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以评估角膜健康状况,避免因护理不到位引发感染等不良反应。
成年人也可以选择激光手术矫正,但仅能改善视力,不具备防控近视加深的作用,同时需满足角膜厚度、稳定性等条件。
3.注意个体差异及长期随访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首选方式是防控,辅以必要的医学干预。是否适合佩戴角膜塑形镜需医生综合评估眼部条件后决定。
成年人若近视度数稳定两年以上,可考虑激光手术或其他矫正方式,但需警惕术后可能出现的回退现象。
所有矫正手段均需保持定期眼科随访,以监测度数变化和眼底健康。
超过200度的近视应重视早期干预,合理选择矫正方式,并结合生活习惯的调整,避免度数进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