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适应症:机械取栓主要适用于发病时间较短(通常在4.5到6小时内),并且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大血管闭塞的患者。紧急情况下,通过CT或MRI评估是否有可逆性的脑组织损伤是决定能否进行此项治疗的重要依据。
2.设备和技术:使用导丝、微导管和支架等工具,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器械送至堵塞部位。常用的机械取栓设备包括支架取栓装置和吸引装置,它们通过抓取或抽吸的方式把血栓从血管中移出。
3.效果及风险:临床研究显示,合适条件下实施机械取栓可以显著提高功能预后,降低致残率。该过程也存在一定风险,包括术中并发症如出血、再闭塞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脑水肿等。
4.时效性:越早进行机械取栓,获益越大。超过治疗窗的患者,尤其是症状非常轻微或已经有大量脑组织坏死者,潜在风险可能大于获益,因此不建议进行该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机械取栓是一项高效但需谨慎选择适应症的治疗方法。把握好治疗时机和精准的术前评估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