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感染胃部黏膜,会引起慢性炎症。其抗体水平升高通常意味着机体曾接触过该细菌,但不能区分是当前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2.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中,大约70%-80%为无症状携带者。在部分人群中,它可能诱发慢性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进而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风险。
3.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约80%的胃溃疡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该细菌通过产生尿素酶和其他毒素损伤胃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溃疡形成。
4.幽门螺杆菌的长期感染可增加胃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I类致癌因子。据统计,约60%-70%的胃癌病例与此菌感染相关。
5.幽门螺杆菌还可能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有关。大约90%的此类淋巴瘤病患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通过根除治疗后,有部分患者的淋巴瘤可逆转。
如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抗体偏高,应结合胃镜、呼气试验或粪便抗原检测确认是否存在持续感染,以及评估胃部是否出现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