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抗病毒治疗: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清除病毒是控制病情的关键目标。直接抗病毒药物已成为丙型肝炎的主要治疗手段,其治愈率可高达95%以上,即使在肝硬化阶段,也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基因分型、病毒载量及肝功能情况制定。
2.肝硬化并发症的管理:
(1)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可能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预防性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行内镜下结扎治疗可以降低出血风险。
(2)腹水及感染:腹水是肝硬化的重要表现,可通过低盐饮食、利尿剂以及白蛋白补充来缓解。如果出现自发性腹膜炎,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3)肝性脑病:这是由于氨等毒性物质积聚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可以通过乳果糖和利福昔明改善症状。
3.监测肝癌:
肝硬化患者属于肝细胞癌的高风险群体,因此需要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
4.生活方式调整:
(1)避免酒精摄入,因为酒精会加速肝纤维化进展。
(2)合理饮食,采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膳食。避免高脂、高糖食品以减轻肝脏负担。
(3)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全身代谢状态,但需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腹腔压力。
(4)定期接种疫苗,如乙肝疫苗和流感疫苗,以减少感染风险。
5.移植评估:
如果出现失代偿性肝硬化(如反复腹水、顽固性黄疸或频繁的肝性脑病),且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考虑肝移植。
肝硬化虽不可逆,但通过规范的医疗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显著延缓病情恶化并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