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细菌感染:由沙门氏菌、志贺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细菌性胃肠炎常导致腹泻和发热。这些细菌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或接触传播。发热通常是对细菌毒素或炎症反应的表现,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2.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以及腺病毒等是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这类感染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多发生在秋冬季节。表现为大便稀水样,可能伴随低至中度发热。
3.寄生虫感染:某些寄生虫,如阿米巴原虫或贾第鞭毛虫,可导致慢性腹泻并偶尔出现发热。这种情况通常与饮用被污染的水源有关,症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4.食物中毒:进食了被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急性细菌或毒素感染,表现为剧烈的腹泻、呕吐和高热,发病迅速,数小时内即可出现症状。
5.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非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引起腹泻和发热。此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疾病,通常伴有长期的腹部不适或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6.药物相关性腹泻:某些抗生素或化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引发发热性腹泻。
7.其他原因:如败血症、脓毒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也可能伴随腹泻和发热,但通常伴有其他全身性症状。
发热性腹泻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处理,例如控制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保护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