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调整
规律进餐:维持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辛辣、油腻、过酸及过甜食物的摄入,远离酒精与浓茶、咖啡等刺激胃黏膜的饮料。
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清淡、温热、软烂的饮食,如粥、蒸蛋、煮熟的蔬菜等。
少食多餐:适当增加进餐次数,每次少量,以减轻胃负担。
2.生活方式干预
戒烟限酒:烟草成分会刺激胃黏膜,酒精则可能导致胃壁损伤,应尽量避免。
睡眠充足:每天保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保证胃肠道有时间修复和恢复功能。
减少压力:通过运动、冥想或其他方式缓解心理压力,预防因情绪波动而引起的胃功能失调。
不要空腹服药: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会损害胃黏膜,服药时需严格遵医嘱,同时避免长期滥用。
3.药物和医疗管理
胃酸过多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抑制胃酸分泌或中和胃酸的药物,例如质子泵抑制剂或抗酸剂。
胃动力不足者:需要改善胃蠕动的药物以帮助消化,如果出现恶心、呕吐或胀气,可根据症状调整治疗方案。
幽门螺杆菌感染:此类细菌是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重要原因,确诊后需根据医嘱坚持使用抗生素联合疗法完整根治。
定期检查:对于长期胃病患者,必要时行胃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排除病变风险。
4.避免高风险行为
避免生冷食物:尤其是在寒冷季节,减少冰镇食物的摄入,保护胃部温暖。
少吃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肉等,这些食物含较高盐分和亚硝酸盐,对胃黏膜有不良影响。
防止幽门螺杆菌传播:注意餐具卫生,不共享筷子或碗碟,特别是在家庭环境中。
胃病的调理需要长期坚持,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习惯都会对胃部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早期发现胃部不适并及时干预可以预防严重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