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排便习惯问题:
排便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部分粪便残留,建议每天定时如厕,每次至少5-10分钟。
不良姿势也会影响排便效率。理想的排便姿势是身体稍向前倾,膝盖高于臀部,可以通过使用脚凳改善姿态。
2.饮食结构问题: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容易引起粪便干硬,难以完全排出。成年人每日建议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全谷物、蔬菜、水果及坚果补充。
水分摄入不足会使粪便变得干燥,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毫升。
高油脂、高糖饮食会扰乱肠道菌群平衡。适当减少加工食品比例,多摄取富含益生元的天然食品,如酸奶、洋葱、香蕉等,有助于肠道平滑肌蠕动。
3.肠道功能异常:
便秘是常见因素之一,其中慢性功能性便秘需注意是否合并有排便费力、肛门堵塞感等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可能表现为排便不尽感伴腹痛、腹胀,情绪压力往往是诱因,应采取心理疏导、规律运动等缓解措施。
4.潜在病理性原因:
痔疮、直肠黏膜脱垂等肛门直肠疾病可能导致排便困难和残留感。
如果伴随便血、体重下降或家族结直肠癌史,需警惕恶性肿瘤相关可能,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肠镜检查。
养成健康的排便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关注身体信号是关键。如持续存在排便不尽感,或同时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评估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