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抗炎药: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色拉嗪,通常是轻中度慢性结肠炎的基础用药,可以减少结肠内的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布地奈德,在急性发作期可能用于短期治疗,但不适合长期使用以避免副作用,如骨质疏松和高血糖。
2.免疫调节剂:
硫唑嘌呤或其衍生物6-巯基嘌呤,用于中重度患者,能够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但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血常规。
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α药物:英夫利昔单抗)适用于对传统治疗无效的重度病例,可显著控制炎症反应。
3.辅助治疗药物:
止泻药如洛哌丁胺用于缓解腹泻,但需谨慎使用,以免引起肠梗阻。
消化酶制剂如胰酶片对于某些伴有消化吸收障碍的患者有帮助。
钙剂及维生素D补充可以预防骨密度下降,尤其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4.饮食与益生菌:
某些类型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可能改善肠道微生态,但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高脂饮食等),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饮食,有助于减轻症状。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同时注意规律随访以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