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饮食调整:增加温热性质的食物摄入,如生姜、大蒜、羊肉等。这些食物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帮助身体保持温暖。
2.运动锻炼:每天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或瑜伽,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穿着保暖: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注意四肢和腹部的保暖。选择天然材质如羊毛、棉质衣物有助于更好地保持体温。
4.泡脚:每晚用温水泡脚15至20分钟,可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冰凉的情况。水温建议维持在40℃左右,不宜过高。
5.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如涌泉穴、合谷穴,可刺激经络流通,提升身体的温度感受。
6.保持良好作息: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全身的代谢功能,从而提高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性。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身体寒冷的状态通常可以得到显著改善。长期坚持这些方法,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整体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