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早期康复(术后1-4周):
主要目标是控制疼痛和肿胀,以及保护手术区域。
应进行患肢抬高,每天数次以减轻肿胀。
足踝的主动活动练习,包括足背屈和足底屈运动,以维持关节活动度。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以保持肌肉力量。
2.中期康复(术后4-8周):
逐步增加膝关节及髋关节活动度的练习,避免关节僵硬。
可以开始使用助行器在平地上进行部分负重行走练习。
加强股四头肌、腘绳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训练,采用无负重或轻微负重方式。
开始进行静态平衡练习,提高下肢稳定性。
3.晚期康复(术后8周以后):
逐渐过渡到全负重行走,具体时间依据医生建议及愈合情况。
增加下肢综合性的力量训练,包括抗阻力训练。
加入动态平衡练习以及本体感觉训练,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
若已获得许可,可以进行低冲击有氧锻炼如游泳或骑自行车。
康复过程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训练计划,密切关注愈合进度和疼痛反应。任何不适或异常,应及时与医疗专业人员沟通。坚持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有助于胫骨骨折的功能全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