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髌骨下缘三寸的位置。这个穴位被认为能够增强脾胃功能,有助于消化吸收以及排除体内湿气。
2.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此穴位能促进水分代谢,提高身体排湿能力。
3.太白:位于足大趾内侧,跖趾关节后方凹陷处。该穴位能够调节脾胃功能,帮助改善体内湿气过重的问题。
4.丰隆:位于小腿前外侧,胫骨前脊外一寸,髌骨下八寸处。具有健脾化湿、通络止痛的作用。
5.商丘:位于足内踝前下方凹陷处。可以健脾和胃,有助于改善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湿气滞留。
6.中脘:位于腹部正中线,肚脐上四寸。此穴位对调节胃肠功能、改善消化不良及湿气积聚有较好效果。
以上穴位通过针灸刺激,可以有效地帮助调理体内湿气,改善相关症状。当然,在进行针灸疗法时,应咨询专业中医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