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近视的性质: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主要由于眼球前后轴过长或角膜和晶状体的屈光力过强导致。在儿童时期,由于眼球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有可能通过合理用眼习惯进行调节,减少近视的进展。
2.年龄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因为身体发育尚未完成,通过调整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每天至少2小时)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甚至减少近视度数。但成年人由于眼球结构已经定型,度数的自然恢复几乎不可能。
3.环境与习惯:良好的用眼习惯对于控制近视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隔30-40分钟休息10分钟,远眺或者做眼保健操,以及保持良好的照明条件,都对眼睛健康有积极影响。
4.医学手段:虽然自然恢复比较困难,但矫正近视的方法包括佩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或接受激光手术(如LASIK)。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清晰视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近视。
小度数的近视在未成年人中有一定可能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用眼习惯得到改善。成年人则需要依靠光学矫正或手术干预来改善视力。注意眼部健康和科学用眼能够有效减缓近视的发展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