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攒竹穴:位于眉头内侧,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该穴位对于眼睛疲劳、视力减退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2.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同样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刺激此穴可以改善睫状肌功能,增强眼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黄斑性病变的相关症状。
3.四白穴:位于眼眶下缘约一指宽处,是胃经的穴位。常用于治疗眼疾,如视物模糊、眼痛等。
4.风池穴:位于后颈髁突与乳突之间的凹陷处,属胆经。此穴位有助于改善视神经供血,增强全身气血循环,对眼部疾病的辅助治疗效果显著。
5.肝俞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凹陷处,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肝俞穴通过调节肝脏功能,有助于提高眼部健康,因为中医认为“肝主目”。
6.光明穴:位于小腿外侧,当髌骨下缘直下5寸处,是胆经的络穴。此穴位对眼睛的保健和治疗眼部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7.阳白穴:位于眉毛正中上方1寸处,属足少阳胆经。刺激此穴可以缓解眼部疲劳、提高视力。
建议在专业针灸师指导下进行穴位刺激,以确保安全和疗效。针灸是一种辅助疗法,严重或进展迅速的黄斑性病变应结合现代医学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