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实验室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可能显示肝功能异常,如胆红素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等。白细胞计数增多可能提示感染。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初步评估胆道系统和周围器官的结构,但对识别瘘管本身的敏感性有限。
CT扫描: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腹部解剖结构信息,有助于识别瘘管及其位置,同时也可评估其他可能的并发症。
MRI和MRCP(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有助于获得高清的胆道及胰腺管道成像,可更清晰地观察到胆总管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异常通道。
3.内镜检查:
ERCP(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被认为是诊断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到胆道系统的内部结构,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治疗干预。
内镜超声:通过内镜结合超声技术,可以在高分辨率下观察胆道及周围组织,帮助确认瘘的位置和范围。
4.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某些情况下,核医学扫描(如HIDA扫描)可能用于评估胆汁的流动情况,从而间接推测瘘的存在。
这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医院的设备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及时且准确的诊断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