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理性因素:在一些健康的人群中,特别是年轻人或高度紧张及劳累时,可能出现早搏。这种情况下,早搏通常是功能性的,并不代表心脏有结构性问题。
2.病理性因素:某些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瓣膜病等,以及非心脏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等,都可能导致早搏的发生。具体机制可能与心肌受损、心脏电活动异常有关。
3.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过量摄入咖啡因或茶碱等刺激性物质,以及长期精神压力大或睡眠不足,也能诱发早搏。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尤其是治疗哮喘、感冒及某些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引起心脏的电活动变化,导致早搏。
早搏在很多情况下是良性的,尤其是在无基础心脏病的人群中。频繁的早搏可能提示潜在的心脏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早搏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