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壁逐渐硬化,血管弹性减少,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研究表明,超过65岁的人群中,这种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2.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动脉壁损伤,促使脂质沉积,加剧动脉狭窄的发展。高血压患者发生肾动脉狭窄的风险比正常血压者高出数倍。
3.高脂血症:血液中胆固醇和其他脂质水平升高时,容易在动脉壁内沉积,形成斑块,这一过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机制。研究显示,高脂血症患者患此疾病的风险增加约50%。
4.吸烟:吸烟不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还会通过促进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加重动脉狭窄程度。数据显示,长期吸烟者的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非吸烟者。
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易引起动脉硬化,增加肾动脉狭窄的风险。统计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狭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约30%。
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尤其是生活方式和代谢性疾病密切联系,因此早期识别和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此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