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胸部X线片:
在大约60%-70%的病例中,胸部X线片可以显示纵隔内存在异常肿块。
肿块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阴影,有时可伴随纵隔宽度增加。
对于较大的肿块,还可能观察到气管移位或压迫现象。
2.计算机断层扫描(CT):
CT扫描是评估纵隔淋巴瘤的重要工具,能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
纵隔淋巴瘤在CT上常呈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可以累及前、中、后纵隔。
增强CT可以显示肿块内部血供特点,一般呈轻到中度强化。
可探测到纵隔内淋巴结肿大,甚至有多个融合形成大片肿块。
3.磁共振成像(MRI):
MRI在软组织对比度上优于CT,特别适用于评估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肿块在T1加权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则为高信号。
通过增强扫描,可进一步评估肿块的血供情况和组织特性。
4.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
PET-CT结合了代谢功能和解剖结构,可以更精确地定位和评估淋巴瘤的活性。
淋巴瘤通常表现为高摄取氟脱氧葡萄糖(FDG),即在PET图像上呈现高代谢活动区。
有助于鉴别活跃病灶与纤维化或坏死组织,以及评估全身病变分布。
5.超声波检查:
虽然应用较少,但超声在引导穿刺活检时具有一定价值。
超声可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和内部回声特征。
影像学检查是纵隔淋巴瘤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选择并综合使用不同影像技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优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