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曲池穴:
位置:肘横纹外侧端,当肱骨外上髁前缘。
功效:清热解表、舒筋活络,常用于治疗发热、咽喉肿痛、肱骨外上髁炎等。
2.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约在第二掌骨中点靠近拇指一侧。
功效:止痛、调节肠胃功能,可用于头痛、牙痛、感冒及消化不良等。
3.内关穴:
位置: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活血,适用于心悸、失眠、胸闷、呕吐等。
4.外关穴:
位置:腕背横纹上两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功效:通经活络,常用于治疗耳鸣、肩臂酸痛、感冒发热等。
5.手三里穴:
位置: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功效:疏风清热、活络止痛,对手腕疼痛、腹痛、消化不良有效。
在使用这些穴位进行治疗时,需由专业人士操作,以确保安全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