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补充水分:出汗会导致体液流失,因此在感冒后发汗应及时补充水分。成年人每天应摄入至少2升水,若发汗较多,可适当增加饮水量。可选择温开水或温热的淡盐水,有助于电解质平衡。
2.保持温暖:出汗后,毛孔开放,容易受凉。此时应更换干燥舒适的衣物,并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0-24摄氏度,同时避免直接吹风。
3.适度休息:感冒后身体处于免疫系统活跃状态,需适当休息以增强抵抗力。建议成人每晚保证7-9小时睡眠,并尽量减少剧烈运动。
4.饮食调养: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及瘦肉,有助于恢复。避免过冷或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咽喉不适。
5.观察病情:如果感冒症状未见好转或出现发烧、头痛加重等,应及时就医。通常感冒症状会在7-10天内逐渐缓解。
通过合理调养和适当的生活习惯调整,可以帮助感冒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在感冒期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有助于预防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