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及时复查影像学检查:对于肺结节患者,胸部CT是最重要的诊断工具。详细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特征以及是否伴随胸膜改变和周围组织侵袭迹象。一些具有毛刺征、分叶征或空洞的结节提高了恶性风险的可能性。
2.完善实验室检查和筛排感染性疾病:针对咯血症状,应进行痰液检查,包括抗酸染色和培养,以明确是否存在结核杆菌感染。如果之前的误诊是基于症状和简单检查,需结合更多证据加以纠正。
3.评估肿瘤生物标志物:通过抽血检测肿瘤相关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等)可以辅助判断肺结节的性质,但并不具有绝对的诊断意义,仅作为参考。
4.组织活检确认性质:对于高危结节或怀疑恶性的病例,通过经支气管镜活检、CT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切片可明确诊断。这是鉴别良性与恶性的重要依据。
5.根据诊断调整治疗方案:若确诊为肺癌,需评估分期后制定手术、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计划;若确诊为结核感染,则需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若为其他感染性疾病,则需对症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6.动态观察和随访:对于未能明确诊断或良性倾向的肺结节,可采取短期定期复查CT的策略,一般为每3-6个月一次,密切观察其变化趋势。
错误诊断往往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在面对复杂症状时应联合多学科专家进行讨论,避免单一化的判断和过度依赖初步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