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性质判断
(1)80%-90%的肺结节是良性病变,如炎性假瘤、结核球或局部感染造成的肉芽肿。
(2)10%-20%的肺结节可能为恶性病变,尤其对于吸烟者、有肿瘤家族史或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2.临床表现与评估
(1)感冒后出现干咳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有关,也可能与肺结节的存在存在关联。需观察干咳持续时间及是否伴其他症状,如胸痛、气短、咯血等。
(2)肺结节的大小、形态及边界在影像学表现中至关重要。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小结节多为良性,而大于30毫米的结节需高度怀疑恶性可能。
3.必要的检查手段
(1)CT扫描是明确肺结节性质的首选影像学检查,低剂量螺旋CT可以提高早期发现率。
(2)若结节形态不典型,可能需要进行PET-CT以判断其代谢活性,通过SUV值分析良恶性可能性。
(3)对于可疑结节,可能需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取病理诊断。
4.治疗与随访建议
(1)若确诊为良性病变且无特殊症状,可定期随访观察,一般每3-6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复查。
(2)若怀疑或确诊为恶性,建议尽早转诊胸外科或肿瘤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等。
(3)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接触二手烟、空气污染,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营养,以增强免疫力。
肺结节的处理关键在于规范的影像学评估和必要的病理学诊断,不要忽视任何可能的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