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手术创面修复:结石手术通过体外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或经皮肾镜取石等方式移除结石,这些操作可能会对尿路黏膜或者肾脏组织造成细小的创口。在术后早期,这些创口可能尚未完全愈合,当增加饮水量导致尿液增多时,会对局部损伤部位产生刺激,从而引发少量出血。
2.残留结石或碎片:手术后可能仍有一些肉眼无法察觉的小结石或结石碎片残留在尿路中,这些硬物在通过尿道或其他尿路狭窄区域时,可能会刮擦尿路黏膜,导致出血。尤其是在术后恢复期,此类现象更容易发生。
3.局部炎症反应:术后感染或无菌性炎症也会使尿路黏膜变得脆弱,略微受到刺激即可能导致少量出血。如果同时伴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刺痛等症状,则提示炎症更加明显。
4.血管新生脆弱:手术后的修复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血管新生。新生血管壁较薄且脆弱,当尿液流经时可能因压力变化引发轻微破裂,引起尿血。
5.医学用器械刺激:如术中使用过导丝、支架等医疗器械,可能对尿路黏膜产生短暂的机械性刺激,在术后数日内会表现为少量尿血。
术后出现尿血现象时,应密切监测其持续时间和程度。如果尿血量较少且颜色逐渐变淡,多为正常的术后恢复表现。若尿血持续加重,或伴有严重疼痛、高热等不适,应及时进行泌尿科随访检查,以排除感染、结石残留或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