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体外冲击波碎石
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结石或上段输尿管结石。
利用冲击波聚焦在结石部位,通过反复震动使其破裂并排出。
碎石成功率约为70%-90%,但较大的结石或者硬度较高的结石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常见并发症包括轻微血尿、局部疼痛以及皮肤瘀斑,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即可缓解。
2.内镜下碎石
适用于较大或嵌顿难以通过体外冲击波处理的结石,尤其是中下段输尿管结石。
以输尿管软镜或硬镜进入尿路,通过激光或气压弹道技术将结石粉碎。
激光碎石的精确度高,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术后恢复快,排石成功率超过95%。
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尿路感染、穿孔等风险,但发生率较低。
3.经皮肾镜碎石术
多用于直径大于2厘米的复杂肾结石或鹿角型结石。
通过皮肤切口建立通道,以直接接触结石进行碎石和取石操作。
术后效果较好,结石清除率可达90%以上,但创伤相对较大,需要住院观察几天。
4.开放或腹腔镜手术
极少数情况下使用,主要针对巨大结石、复杂变形尿路结构或其他方法均失败的患者。
手术风险和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但能解决复杂的病理问题。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结石性质、患者身体状况及经济条件,术后应注意大量饮水促进排石,同时调整饮食预防复发,如减少草酸盐、高嘌呤食物摄入,加强规律体检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