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感染:
病因:大多数尿路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
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血尿等症状。
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
预防:多饮水、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憋尿等可以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
2.肾结核:
病因: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是肺结核的一个继发性表现。
症状:除了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外,还可能出现腰痛、夜间盗汗、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
诊断:需要通过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结核菌培养等方式确诊。
治疗: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疗程较长,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
3.区别与联系:
尿路感染和肾结核的症状有重叠,但肾结核通常伴有全身症状。
肾结核病情较为复杂,若怀疑存在肾结核,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
尿路反复感染不一定是肾结核,但如果症状持续且治疗效果不佳,应考虑其他可能的病因,包括肾结核。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和针对性治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