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解剖学上,腰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具有缓冲压力、稳定脊柱的作用。蹲坐时,下肢关节屈曲,躯干前倾,腰椎处于弯曲状态,椎间盘后方承受较大的压力。研究发现,腰椎在屈曲状态下,椎间盘内压可增加至原先的1.5到2倍。
2.长时间保持蹲坐姿势,会导致椎间盘的受力不均,从而引发或加重髓核向后突出,加剧神经根受压症状,如疼痛、麻木等。尤其是已经存在突出的患者,这种姿势容易诱发急性加重。
3.蹲坐还可能引起其他问题,比如对下肢血液循环的影响。长期屈膝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容易导致局部酸胀感甚至形成静脉血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相矛盾。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蹲坐,建议选择站立或坐姿时保持腰背挺直,减少对腰椎的压力,同时加强核心肌群锻炼,促进腰椎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