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胃酸分泌的调节:在胃痛尤其是空腹时,胃酸会刺激胃黏膜导致疼痛。食物进入胃部后,会稀释胃酸,并刺激胃腺体分泌更多的碳酸氢盐,这有助于中和胃酸,缓解胃壁的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2.黏膜保护作用:进食时,唾液和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质、脂肪)可以促进胃黏膜上的黏液分泌。黏液形成一层保护屏障,使胃黏膜免受胃酸和消化酶的侵蚀,有助于缓解不适感。
3.胃排空延缓:食物的摄入会使胃内的内容物变得复杂和混合,从而减缓胃排空的速率。当胃排空速度减慢时,胃酸对胃壁的直接作用时间减少,可以降低疼痛感。
4.神经机制:进食过程中,通过迷走神经进行的反馈机制会抑制胃酸分泌,同时激活镇痛系统。通过这种神经调节机制,进食后胃部疼痛可能会有所减轻。
通常情况下,通过摄入食物缓解胃痛的现象是暂时的,需注意避免过量或者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可能加重症状或引发其他消化问题。如出现持续性胃痛,应当及时咨询专业医疗机构以便获取进一步评估和治疗。